大藏經操作手冊

系統概述 / 記錄時代典範

記錄一個時代的典範 ──
慈濟人文真善美的緣起/責任/使命

「好事應如花香
隨風愈傳愈遠
慈濟的文化工作
就如這朵朵芬芳的花
如這陣陣的和風………。」

「如是我聞」,在佛陀的時代,弟子阿難以文字紀錄下佛陀對世人的教誨, 於是,阿難的見聞也成了我們的見聞,兩千五百多年來, 佛弟子便以這樣的方式傳承著佛教的法脈,成就了博大恢弘的智慧經藏。 然而,大迦葉長什麼樣子?阿難本人長什麼樣子? 文殊師利等諸佛菩薩的神態身形如何? 我們卻不得而知。

時間推移至兩千五百年後的現代,歷史的紀錄工具已不僅僅侷限於文字書寫, 影音視聽媒材的運用,讓史料得以直接而原本的留存。如今,全球化的資訊時代, 傳播媒體的力量無遠弗屆,尤其傳播科技間的整合更是一大趨勢,文字、廣播、 圖像、電視、網路等媒材的互補、合流,使訊息得到全面而多元的呈現。

自1967年7月20日,慈濟第一份平面刊物誕生,象徵著文化志業的啟動。 慈濟的文化要「為時代做見證,為慈濟寫歷史」,在邁入第四個十年的同時, 慈濟也將重心放在文化志業的發展上。證嚴上人特別強調「文化深度化」, 希望慈濟的歷史能源遠流長地被紀錄,成就慈濟大藏經,進而影響全世界人心的淨化。

於是,在2002 年底、2003 年初的歲末祝福行腳中,上人提出了「文化三合一」的構想, 希冀將文字、影像、照片三者合而為一,注重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的正確性, 立即且完備地紀錄下慈濟人的歷史足跡。

文化三合一的落實,除了避免因重複採訪而帶給受訪者過度的打擾; 亦可透過資源的集中運用,彌補片面紀錄的闕漏與不完整。此外, 整合的過程,亦是志工精神「合心」、「和氣」、「互愛」、「協力」的充分展現。 志工們能打破本位主義的思考,相互了解不同媒材間彼此合作、融合的可能性, 如此,文化紀錄工作必能充分發揮其時代的意義與作用。

儘管有著各種各樣不可思議的過去,行走在菩薩道上,無數的生命得到了覺醒, 找到人生明確的方向。這些故事真誠而動人,卻未必能夠為人所知悉。 上人說:「慈濟是大家的慈濟」,他希望在開示中不只有他的想法, 更有志工們紀錄下來的菩薩行跡。

慈濟人的親身經歷、觀點與感受,經由上人的開示,轉化為佛法精神的示現, 志工們所捕捉到的任何一點紀錄,因而都有其深刻的意涵與價值, 哪怕只是一張照片、一剎那的畫面、一段簡單的談話, 都可能成為點化他人生命的一個重要的元素;甚至對應於時代的特殊性, 由個案轉變成法脈上的重要議題。

當今媒體滿滿充斥著社會負面的新聞,而許許多多行善的故事卻受到忽略與湮滅, 如果後世想要了解我們所身處的這個時代,他認識到的將是一個五濁惡世、 紛亂的歷史。相對於主流媒體「羶」、「色」、「腥」的報導, 文化三合一的功能便在於紀錄時代的「真」、「善」、「美」, 正如阿難「如是我聞」地描述了佛陀時代的種種事蹟, 慈濟志工所要見證的也就是這個時代的菩薩行跡。

然而,要紀錄他人生命裡的智慧與轉化,唯有自身的生命深刻了、 自身生命的智慧提昇了,才能有足夠的能量與覺知,真切地看到他人內在的感動、覺醒、 境界,進而將這「美善的呼喚」化做一篇篇動人的篇章,引動世人心靈的淨化。 慈濟人能時時關照己心,以生命看待生命、以生命關照生命、 以一個生命來記錄另一個生命,這便是真正慧命的傳承與綻放。